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实验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4.0 |
吴文涛老师被学生广泛评价为细致、耐心且乐于解答问题。上课主要以PPT为主,偶尔用到板书,教学内容较为系统,并适度引入C语言的编程规范和良好代码习惯。多名学生表示,吴老师的讲解适合初学者,即使是C语言零基础的学生,也能从课程中获得很大收获。有学生提到,老师课堂气氛活泼,讲解幽默风趣。
课程内容涵盖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排序算法、链表等基础知识,不过有同学指出,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上,拔高内容不多。指针被认为是课程中的难点,老师对此部分内容的讲授较为详细。此外,课程并未严格依据科大的教材,而是结合其他权威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课程每周布置一次作业,主要来自书后习题,题目数量和难度适中,后期难度略有增加。上机作业开始较晚,但按进度较慢,内容包括指针、链表功能等。多名学生强调强调动手编程的重要性,认为上机课是课程中的一大收获,助教会耐心帮助学生debug。尽管有些题目较为简单,但有助于巩固基础。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填空、程序读写、手写代码等,但题量较大,大题手写代码可能不适应。考试常考内容包括链表和文件,部分学生反映题目难度较大且偏题,应更注重算法与编程实践。据多名学生回馈,整体给分并不苛刻,老师和助教会积极帮助学生将成绩提高,但有学生因卷面要求严格感到不完全满足。
吴文涛老师的《计算机程序设计A》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推荐,尤其适合初学者,整体教学风格较为平稳,教师表现出色。尽管存在考试难度和给分上的争议,但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整体体验都是积极的,给予高分评价。
当时是管院置课,老师人很好,下课问他问题都会耐心及时地解答。
课堂有时候有雨课堂的小题目让大家做,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期中做了若干题目,称为“期中考试”,但老师说不计入总评。
感觉课程要拿高分,真的需要注意很多C语言的细节。可以说,代码敲得好,不一定在考试中能考得很出色。因为一般人打代码也不会疯狂试探程序错误的边缘或一些不太实用的运算规则哈哈哈
没有大作业,感觉其他班好多都有。不过上机课会有指针和链表的小作业。相对基础。
总评97,4.3,给分超好!推荐!
楼上小海绵的回答已经很详细了,我简单补充一点个人的想法吧。 比较年轻的一个老师,有点萌。上课≈PPT,间或+一点点板书。看得出老师对自己的PPT还是挺熟悉的,所以在讲起来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
然后,我就是海绵说的那一类反面教材(T_T)——从数组之后代码几乎全部是上网搜or靠其他同学帮忙的QAQ,当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这直接导致的后果让我始料未及——对C语言的了解浮光掠影,根本经不起敲打,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奉劝之后学这门课的同学,不管一开始想不想的出来,代码一定要自己手敲,自己想的才是自己的! 最后考试前两个礼拜疯狂背代码,考试最后三道手写题,直接把代码套上去,目测是混了不少分的。 最后说一说给分吧。这个我感觉是和助教关系挺大的(感觉我们这个班上几个助教人还是不错的),但老师的给分绝对不是杀手(当然,我们班平均分78也许是因为我们确实考得好?),应该说不输于隔壁的白老师(至少我们班感觉是这样的),最后总评84,考虑到平时表现,相当满意了(卡绩?不可能的,渣渣一个,能这样真的是意外之喜)。总之,没有我最初想象的那么糟。推荐一个。
我是本课的助教,有一说一,吴老师讲的很认真。当年我是选的刘勇老师的课,刘老师看似讲得漫不经心,实际上很有硬实力。吴老师毕竟也只是一个讲师也不能太要求什么
吴老师上课上的很精彩,虽然是按照ppt走的,不过内容讲的很清楚,本菜鸡认为基本上上课认真听理解不是问题。作业一周一次,一般也没有几个题,其中还有不少是上机做过的。 遗憾的是考试恶心(这是整个计院的锅),结果一调分,本菜鸡就被卡绩了。。。 总而言之,鄙人还是很推荐上吴老师的课的。
吴老师上课还是不错的,考试要考的难点,比如指针那里他会讲得很细,也会留课件,不考的位运算,文件随机读写那里他也会讲一点
就是我同桌上他课时每次都犯困 没错,每次
嘛,认真听的话听懂是没问题的
编程这种东西就是要自己动手编才行,什么不会就自己写个程序试试,光听是记不住东西的
整体来说,客观地讲,吴老师这门课让一个像我一样C语言零基础的大一新生收获还是很大的。
一、关于课程本身
众所周知,科大的C语言教材编的不是很好。吴老师的课件内容并没有完全参照科大的那本教材(比如我自己翻谭浩强编的那本C语言的时候感觉有的例题就很眼熟,应该在吴老师的课件里出现过),有些考试不涉及的知识,但是教材中提及的内容,比如位运算、命令行参数等,老师出于负责的态度也会给我们讲。
值得一提的是,吴老师从来不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安排习题课(只在正课时间拿出三四次让助教讲一下日常作业和上机题目),而且上机开始得比别的班都晚(是在十一长假后才开始上机),所以结课时间比较晚(考试前一周才结课,考试当周还在上机)。
二、关于知识
C语言的规范要求确实比较多,这些倒不用太担心,上机编程的次数多了就大体熟悉了。而且,编程软件里还可以自动帮你检验语法错误,但考试的时候就没那么好运了(考试最后一道大题要徒手编程写代码)。
个人感觉学习的重点一方面还是熟悉规范(比如语句后面要加分号、文件的打开或创建和动态存储里判断是否成功)和基础知识(比如符号的优先级等),另一方面要理解和识记一些特别常用的函数(比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二分查找,这些都是很基本的),此外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看到一个大问题想办法细化成几个基元问题逐个击破然后再整体贯通。
C语言的特色和难度巅峰应该是“指针”,指针前面的内容算是难度逐渐加深地夯实基础,指针后面结构体、链表、文件都要或多或少用到指针,加上指针本身就不易于理解,所以指针一定要好好学!!!
三、关于日常作业和上机
老师每周留一次作业,量不多不少,前期简单的时候就每周五六道,后期上难度每周三四道的水平,只要不拖延还是会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的。(作业题一定要自己想,网上搜代码不靠谱,向同学借代码就丧失了意义) 老师作业是从书后习题里挑着留的,如果你是个大佬,你可以尝试把所有书后题全编了然后自己再去找题做,反正我没试过。
因为上机大概会比正常作业进度慢一到两章,所以每次上机作业布置下来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些题似曾相识emmm,当然这种情况多见于最初几次上机,因为后面几次上机老师留了两个工程比较浩大的任务——数组和链表的功能菜单,这是我整个上机过程收获最大的。
四、关于考试
选择(大多是基础知识)+填空(补全程序居多)+读程序写结果+徒手编程,题量可能有点大,我最后一道大题在草纸上编好了但是在试卷上没抄完所以就有点凉凉……
链表和文件几乎是年年必考,相关代码可要好好背一下。
五、关于给分
据说我们班期末考试整体考得特别好,别的好几个班平均分72,我们班平均分78,调分难度很大,就没怎么调分,有些同学被卡绩了。作为一个零基础,考试还有点小崩的菜鸡,最后总评83也能过个好年了。
给分真的不至于是杀手级别。
涛哥讲课细致幽默,好!
jwc卡优秀率,坏!
考试莫名其妙,坏!
助教和老师捞捞,好!
(抽象完毕)
看到评课才知道程设A的考试在抽象离谱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自报家门:计算机零基础
关于上课:
感觉老师讲得很细致萌新友好
关于作业:
当时无纸质作业,上机课上会做代码作业
助教炒鸡好,会详细讲解作业的问题会引导同学debug
关于给分:
卷面68,总评3.3
(菜鸡满意离开)
(听说)我们管院班因为没有大作业&均分比较低被卡了优秀率
(注:目前还没有出分,出分后会补充相应的评分和评价)
作为全校通修的一门课,非计算机类的学生也需要接触一定的编程知识。在这个信息时代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在写这篇评课的时候,我已经听说,“计算机程序设计”即将成为历史。)
关于课程
纵观整个课程,能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真的不多。只看课程内容的话,你只能学到“最基本”的语法、两种排序算法和链表,这在编程里面属于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东西。如果你有兴趣进行学习,这些内容你完全可以在一周以内全部速通。不过对于仅仅是想了解编程的同学来说,这些内容也够了。
关于老师
吴老师上课完全是对着ppt来讲解的,讲课的速度应该是所有班里面算最快的,因此我们竟然能抽出课程来进行习题回顾。但是老师讲课的风格对我个人而言有点催眠。但讲课内容还是很细致的。
上课会有点到,形式是扫二维码点到。如果没有在开始上课之前扫描二维码也不用担心,还有课程编号给你垫底,及时在签到系统里面签到就行。所以这门课的考勤实际上是非常的水。
关于作业
程序设计的作业分为两部分吧,课堂作业和上机作业。一周才交一次作业,一次也就三四道比较简单的函数编写,并不难。上机作业的debug可能会比较麻烦。这主要是出题时候老师设计的一些边界条件模糊,导致助教老师判题的时候难以把握改题的标准。
说到助教老师,这里要狠狠表扬助教老师。每次上机作业,助教老师都会很耐心地等你debug,出现一些比较小的问题的时候还会和你一起来查找问题。平时作业改的也很认真,哪怕是一个括号配对配错也会指出来(唔)。
关于考核
目前还没出总评,所以还不清楚老师打分的占比是怎样的情况。但期末的考试卷真是杀疯了。我始终不明白期末考试为什么要考手写代码,原来程序设计不是在电脑上写而是在纸上实现的吗。
单就这门课的内容和要求而言,这门课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程序设计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你只看书而不自己去写程序,是没有办法提升自己水平的,所以一定要多写。实在没有思路,就到网上的社区学习,理解程序逻辑之后再自己写一遍,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老师今年置课的是管理学院 不知道有没有置课的原因 课程更注重讲解基本知识点和一些考试常考的基本应用 总体对学生的要求不高 其实对于往年考试老师的课程已经很够用很应试了。。但是今年程设的考题实在逆天 (完全就是在考算法和编程)老师平常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够用了。 这门课一直在强调对基础知识考察(运算符 变量)考试前还给了一堆复习题 结果最后莫名其妙出了这么一套完全不搭边的卷子 我只能说出题人用这种四学分大课搞事情纯属精神病 学生复习付出的精力收获基本为0
非计科专业,估计只会上这一门计算机课(笑)
————————————————————————————
吴老师人很好,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泼,知识点讲的到位。
助教们也都很棒!
平时作业大概一周三四道题,一周一收。
每周一次上机课,助教很耐心。
期末有些难,没答完
————————————————————————————
成绩3.3(我承认我有些摆 ( ̄3 ̄)a )
非常好的老师,真的能把C语言讲清楚的老师!收获非常多。
老师讲课一般,但人很随和。感觉这种计算机课只有多动手写代码才行不能全依赖老师。助教都很好。然后期末给分应该也尽力捞了,本人3.3也算差强人意。
老师讲课比较清晰,一些重难点也会着重讲解,准备考试的时候要适应在纸上写程序、限时写程序(我就是因为没太注意结果考试有点炸555)
给吴老师来拉个分
吴老师的课还是很适合刚入门的初学者的,高中没接触过信息竞赛和不常用电脑的同学都可以来选,老师上课会用自己的PPT,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PPT的使用很熟练,认真听课跟着老师思路走能很快上手入门,课上也会一起看一些代码进行演示,帮助大家理解,会渗透一些编程规范和良好的代码习惯,总的来说拔高的内容不多,但是把C精髓的部分都会讲透,尤其是指针那里,还是很适合和我一样的小白入门C语言的
实验和课堂风格差不多,都是以基础的理解掌握为主,难度不会特别大,适合大家边学边敲,也会提前发实验内容,所以可以提前准备,防止现场卡死,到指针部分后面会有一些复杂的大作业,给的时间也会更充分一些
我觉得妮可程设考试的形式还是挺难绷的,不过全校统考,也没什么办法
以下是我关于妮可计算机通识课的一些想法:
毫无疑问,编程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十分重要。结合高中+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育的相对边缘化,大一时开好一门优秀的编程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相当关键。但我并不认为科大的计算机教育足够出色,并不能很好的匹配上学校所应该在的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1、教材选择:1202年了,妮可还在用谭浩强的教材。不过现在科大老师们自编的教材就快投入使用了,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所改善。
2、上机作业:关于上机作业,每个班可能情况不太一样。以涛哥班级为例,我们在本学期是没有大作业的(那两个菜单作业我不知道算不算大作业,姑且先不算)。但我认为代码量还是稍微少了一点,作业题目的难度对科大学生来说还是偏简单了一些(我东南的同学都开始随机生成大整数了)。
3、考核方式:这是我觉得最扯淡的,没有之一。程序最终还是要放到计算机上去执行,结果你期末来个手写代码,这对学生的编程水平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让很多习惯于敲键盘的编程高手感到极不适应。就我了解,国内很多同水平高校都有上机考试,而只有上了机,才能对学生真正的coding水平有一个真正的评判。(当然,手写代码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对新手友好,不会爆零(x))
总的来说,妮可的cs课程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关于老师:涛哥是个很好的老师,上课讲的很有意思,部分关键内容讲的很详细(虽然本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划水,因为之前学过一点点OI),还会打开codeblocks演示,几位助教也很棒。
老师讲的挺好,不过妮可一上来就学c语言吃不消,幸好可以通过重修覆盖原成绩,等重修我还想选吴老师的课。
老师非常好,作业不多,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