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2.5 |
宋怡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将思政内容与心理学思维结合进行讲授,课堂氛围活跃,善于通过个人经验和视频材料等丰富课堂内容。虽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但宋老师的讲课风格被认为在众多思政课程中显得不那么无聊。某些学生感慨,课程带来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内容,也有相关人生思考的引导。
课程考核包括机考、笔试和一次小组作业,大作业形式有报告和视频展示,互动性强。意见分化比较明显,一些学生认为报告和机考十分重要,影响总评较大;但也有人表示即使认真准备,成绩依然未达到预期。
给分机制被很多学生视为“玄学”,不透明而且随机性较大。大量反馈指出高投入(如全勤、机考高分)却拿到中等或低分,一些学生因此感到失望,认为努力和收获不成正比。尽管如此,也有学生表示最后成绩超过预期,充分体现“运气”成分。
课堂点名执行较为严格,点名方式多样,有时通过交小纸条并写上一句话来进行点名。宋怡老师在课堂上采取方法希望同学积极参与,提升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然而,有些学生认为过度互动影响自主学习时间,特别是针对一些使用课堂时间做他科作业的同学。
总体来说,宋怡老师力求使课程生动有趣,得到许多学生喜爱的同时,也由于给分不透明的问题而受到批评。对于那些期待通过这门课轻松拉高绩点的同学,可能需要更为审慎地考虑。良好的课堂体验,结合不确定的评分标准,是这门课程的双面特性。
思政大年初二开始复习,课本看了好几遍,每一章都写了大纲,做了总结。其他科目来不及了,希望思政可以拿个高一点的分数。上课全勤,小论文写的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机考99,期末考试大题每道题写满两面,考试时间两个小时,笔几乎没有停过,刚开始是动手腕写字,后来手腕动不了了,用手臂写。今天早上听说思政出总评了,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看,看到总评3.3,忍不住哭了出来。
不是3.3很低,只是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早上第二节课完全听不进去,中饭也吃不下了。
宋老师人很好,上课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她的热情,备课十分认真,ppt也很丰富,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
成绩错位可还行 我不好评价
好几次被点到不在,最后89,可能是我期末考发挥比较好。看在绩点还算可以的份上给两分。
提醒一下这门课最关键的就是点名不要不到,目前就身边同学情况来看平时分、好感度刷太高意义不是很大。期末考一定注意课本不要丢,不要不买,能抄就抄不要提前走人能写多少写多少,最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期末考才是给分的关键。
宋老师人挺好的,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了,如果能换课我建议是不要犹豫换。
最后说句题外话,拒绝4+社区从我做起,请大家不要在评课的时候预设所有人都是“每节课都认真上,每次课都认真写,考前认真复习”的人。我们每个人来到课堂想要获得的东西不一样,我也相信大部分人来上这种思修课也只是想要一个没那么糟糕的绩点。
我就想知道被打了2.7还能评课9分的到底是什么心态,你真的觉得这样的评课是对学弟学妹有帮助的吗?
个人对给分挺满意的,但我也不希望评课全看给分,这样也没有太大价值。
我给这个分的最大理由是宋老师在课上试图用各种方式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想让我们听课,并创造了各种丰富的互动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写给老师的一句话小卡片)。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坏的事,作为一门思修课显然这门课的定位不是这样的。
老师上课很认真,看得出来每次上课前都做了很多工作。我也觉得宋老师是一个通达人性的人,可以做“人生导师”的那种。老师善于引导课堂气氛,上课内容也不枯燥,还时不时分享自己的经历,也有结合心理学专业的内容,真的非常有趣。
怪我自作自受,上课不认真听讲,边写作业边抬头看看讲台。老师也有时候会提醒场下看手机打电脑的人,说实话上课的时候全神贯注听讲对我来说还是很难的。老师似乎对自己的存在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我表示理解。我也为此感到遗憾,老师期望得到所有人的目光,我深知这无法做到,我也忍不住不去做别的科目的作业。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翘掉了思政课去赶计算机作业,那一次竟然是唯一一次点名。这个2.7,送给那个不守规矩,刚进大学态度轻浮的自己;这个2.7,把3.8硬是拉到3.7都没有的惨痛教训,我会在这四年铭记于心。
宋老师的课我依然强烈推荐,分数低终究是我自己的态度原因。学科本身我觉得是无聊的,考核的形式我觉得有点过于复杂,1分扣在这里。
缺堂1次被点到的同学4.3,不说其他的,就冲这一点,我就会给您半星(不能给0真是太可惜了),完全的随机给分(或者强依赖于期末) 对于想要卷gpa的同学来说,时间投入和评分明显不对等,应该是仅次于大雾的屑了
玄学课,给分也是玄学,没翘课喜提3.0
点名全到给个3.0,机考98,考试之前也把书看了一遍,懂得都懂,为什么评课社区没有0分
课程质量(20%):9分
教学质量(50%):9.5分
给分好坏(30%):8分
加权平均:8.95分 → 评价:9分
思政嘛,政治类课程,说这门课多有趣、多好听、有多大收获,就有点扯淡了。
宋老师人是真的很好,而且上课算比较有趣的了,平时也可以跟她聊天唠嗑,很真诚。
宋老师这学期思政课给分主要看大作业了(自我感觉),大作业做的比较认真的组,相对平均分会高上不少,也会综合机考和笔试,总之就是机考尽量往满分靠近,笔试能多写点就多写点吧。
本人最后成绩是4.0,大作业网址如下(应该基本都知道了吧)
bilibili.com/video/BV1rL4y1n7Ym
P.S.属于是忘记打分了一直拖到现在
——2022/2/13
那些有关人生/未来/目标/信念等看似飘渺(实则也飘渺)却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安安静静地屹立原地,等待你抬起你的眼睑而终于发现那里有一点什么而不是什么也没有。也许你会得到一个仿佛言之凿凿的答案,也许你会两手空空以为一无所获,也许你会发现答案是流动的,那些答案理所应当是流动的,但同时那也是坚韧的。这是每个独立生命立足世界行于世界的支点,什么时候去思考永远都不会算晚。
因为有关它的一切总有一天会不事先预告便登门拜访,敲敲你的房门(半夜找上门来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先前有好好思考便起码不会手足无措。当然,即使你们已是可以拍拍肩膀的老友,可以漫不经心地找一个街角的咖啡店来喝一杯什么的——你并不会发现自己比刚刚接触它的新人了解的有一丝一毫的更多。命运在生命的故事里是全然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想得更多或是因为有更早一步的接触就对你有所偏袒——透露一点有关意义的真相。
但想一想总是有益的,不是吗,就像低头寻路的旅者也需要偶尔因为转瞬即逝的风景、过路的猫猫(或是什么别的可爱动物)、不知名的小花或过于耀眼的太阳而停下脚步。虽然不可信任的东西已经太多,但我们依然也永远可以去选择相信。
全勤+机考100+大作业6500+考试尽力写满,最后总评91
(考试不知道答得在不在点上,得这个分感觉很满意了QAQ
老师自述从前是个很敏感的小孩子,从一些细微处确实可以感受到老师温柔夹杂一点淡淡的哀伤的思绪,尽管大多数时候老师都显得幽默风趣,老师也确实是很有趣真诚的人。老师对教学充注了很大的热情,备课非常认真,尽力去感染着在座的同学。一直积极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感受,去体悟。
yysy老师上课还是很有趣的 但这给分…从未缺课,机考100,3.3
课程一般,这种课1学分就够了
宋怡老师上课还是很认真的,也很有热情,而且老师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真的吓到我了,竟然能记住很多人的名字和样子(也就是说,到了就不要中途跑路...)政治课嘛,没啥好说的,报告水了一个,机考满分,期末照着课本嘎嘎抄满,总评90,应该是老师调了一下
附上老师的一句话(大意版本),让我感触挺深的:
我们那时候不那么焦虑,因为我们觉得,不管怎样,我们都会成为不错的人
很喜欢宋老师的课堂氛围,尊都是大一繁多理科课程中的世外桃源了。宋老师上课很有热情和感染力,会放ppt里有趣的视频,会分享一些好玩的事情,如果认真听的话还是会收获良多的(不仅在课程本身)。但互动性高也就意味着,上课想“一心一意”卷理科的就别来了吧(无论怎样,上课的时候卷都是低效的,除非作业写不完,否则最好不要这样做)
上课点名/签到概率为1/4-1/3,签到方式为上交小纸条写一句话+姓名学号,不少同学整活说“今天我的室友没来”,乐
第一节课老师会发纸,让大家写写对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看法,自己的爱好等等。本以为只是一种形式,但我发现,老师真的在尽力记住我们。一学期萍水相逢,竟能有如此之幸
注:所有的写纸条都只是起到签到的作用,内容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缺点是 统一用的ppt 重点不是很明显,按着ppt来在书上是找不到一点重点,也就ppt索引那几张可以参考
学期内只有一次作业:4人组队,在书本范围内选定一个主题,进行相关的调查访谈并写一个调查报告,字数不限。老师不推荐问卷调查(样本容量太小了),但说实话,国庆前布置作业,10月底就交,还是有点难绷的(毕竟 大一的课程基本都是在国庆节之后上难度 ,而国庆节期间大家都想玩,玩着玩着把事情忘了就真逝世了)
思修这门课程看似水课,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课本中说的那些……不说全部,一半就足以,这个人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人”。而不会是终日忙碌而不知自己在忙什么,在眼前的苟且中渐渐迷失的卷GPA机器。
最后说下自己情况仅供参考:
上课基本没跟着划过重点,曾缺课1次(补交了假条),小组作业比较摆烂,机考100,笔试突击复习两晚上,不知道咋样但是写了不少,总评4.0,感觉给分还是比较好的
老师课上得很好,肯定是认真备过课的。给分也挺正常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被喷了。
会不定期点名
上课不让戴耳机玩手机,写作业倒是没啥事
看的出来想尽力讲得有趣些,但事实上效果并不好
很不喜欢她在小组展示的时候主观评价影响学生打分。。。
而且本来就认为完全让学生评分这个模式就有问题
机考九十多,期末感觉答的不错,写满了也都写到点了
最后3.7,看成绩不是捞的,正常给的分
要求GPA的还是自己要卷面成绩好
小组展示占一部分给分,感觉我们小组都是速通的,讲的也是中规中矩,也不清楚影响大不大
一学期下来也没什么不愉快
就是感觉她事多了点,自己的规矩多
机考96+全勤+期末考才翻开书但尽力写满+大作业一个人搞,贡献占比写60%=92 4.0 点名不少(但听说只是我们班多,sy老师的其他班也就一个学期两三次) 上课可划水 给分总体情况不知道,qq群提前解散了,但我感觉由于有大作业,身边的人得分还算合理 利益相关,sy您是我蝶!
给我2.7,这能忍一点?对于这种屑课同学们应该拿出爆破一教的态度反对,最起码要把取消政治课优秀率限制作为最低纲领
Mai bine haimana, Decât trădător,
Mai bine huligan, Decât dictator,
Mai bine golan, Decât activist,
Mai bine mort, Decât dengist.
老师真的人很好,讲课很认真,如果认真听的话肯定有收获 不过就像妮可所有政治课一样,给分基本上随机,希望通过政治课来稳定绩点的话基本上别想了
我很难说,我自从第一次上课睡觉被老师发现后,我就积极回答问题,每节课都认真听课,甚至期末机考也97,但是我只有3.3,只能说优秀率我不配了
宋老师讲课很好 人道主义,期末复习一天,机考100期末乱写喜提4.0 抱怨给的低的要不想想自己的原因
人很好,给分不好。点名到了比点名没到的低,只能说是很惨了
课程很有趣,作为心理学老师,宋老师会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的知识。
上课非常风趣,结合了很多例子。感觉不像高中政治课那么严肃。
upd: 机考 85 左右,点名未到两次,出分 2.7。似乎给分不大好。
上课挺有趣的(摸鱼摸累了可以听听),给分个人机考98加复习一下午最后4.0(平时基本摸鱼),一次大作业。老师还是不错的,给分我不好说,可能确实比较迷(一个次次听课的也只拿了4.0?)
毕竟拿了4.3,还是把这门课的评分往上捞捞
出分了,4.0,感谢老师捞捞!现在只能靠政治拉分了
上课一次没听过,每次摸鱼,期末也没复习
上课等不谈,单从我有一次翘课被点名点到还能得4.3这一点就必须给10分
点名全到,小作文水了1000字,机考100 4.0给分挺好的
给分感觉有点玄学。
大作业挺无聊的,社恐瑟瑟发抖。
总体课程体验低于我对政治课的预期。
半年后来补评,给下一级的学弟学妹们作参考。 老师上课很认真,但是课程本身是很无聊的,老师也很尽力的想上的有趣一些。 老师人是很好的。 给分感觉主要看的是机考和期末,大作业占比不大。(看自己的抄书能力) 本人机考99,考前完全没有翻书,随意印了一个资料去考试了,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抄书功底吧,可能是因为我以前这类训练比较多(高中选的是物理化学地理,地理大题懂得都懂.jpg)并且考场上抄的还算不错,给了4.0,已经十分满意了,毕竟我们小组的大作业做的不算特别好。 总之抱着认识老师的目的,这门课还是值得选择的。思修应该给分方面优秀率每个班都会给满。
宋怡人超好!虽然这门课很无聊,但她力图让大家愿意听课,经常讲故事、放视频。只有这种时候我才会听讲(对不起我错了呜呜呜)。摸了一学期的鱼,最后总评3.3,怎么说呢,也算知足了吧。宋老师是学心理学的,有机会一定去听听她的大心课。
pksq知名神秘课程,身边人和自己全都是3.7,而且自己既不能说在这门课上有天赋也不能说复习了很多,只好堪堪吃下3.7。
老师人比较好说话,语气很好,但是好像不很纯粹,可能是老师专业本来是心理类的原因,讲课喜欢结合自身很好,听报告只注重表现形式但不注重内容理论就不好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生动的例子能比理论更有说服力(柯南落泪)自己在台上字斟句酌分析理论,本就已经知道这种在同学面前无异于胡说八道()看来老师也确实不喜欢这种形式啊
值得一提的是,上课到堂难道不是学生的本分?有事请假,没事宿舍床上躺那高绩也只能在床上了
不过确实给满优秀,很赞
宋老师是好老师。
给分就是中规中矩地给,感觉没有很捞,这对大多数人来讲确实不是很好,打低分完全可以理解。我88。这是在报告做爆掉,机考97,期末自认为不错的情况下得到的绩点。大家可以自己判断我后面写的内容有没有既得利益的吹捧在里面。
作为政治老师,宋老师课讲的真好。
宋老师在课上最常强调的是:“这门课是有逻辑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有逻辑?这恐怕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但是,宋老师确实在这门课讲出了逻辑,她在课上经常会问:这个我们在哪里讲到过?,然后拉回到前面的知识点,构建章节间联系,如果一直认真听宋老师讲课的话,我觉得期末闭卷考恐怕都不成问题,可惜的是我也总是做别的作业或者在课上水群,有点对不起宋老师。
在逻辑之外,宋老师的情感也非常到位。宋老师的课给你的感觉是,哪怕你不认可她讲的,你也会或多或少地被她打动。宋老师在课上常说自己是泪点低的人,而且在课上会因为自己准备的内容真情流露(低情商:差点哭出来)。我们能真切地感觉到,即使这门课的语言极其政治化,但是宋老师确实相信这门课上她所讲的东西,并且她的课程真的能给人力量——我好几次在听完她的课后立志认真学习(持续时间均为一晚上,但这是我的问题,不是宋老师的问题)。
因此,我想给的建议是,除非你很想听到一节精彩的思想道德课,不然不必刻意来上宋老师的课;但如果你已经在宋老师的班里,我并不觉得需要逃跑,平时做作业老师不会管(别带耳机就行,宋老师挺介意这个,也别在课上和同伴讨论题目,太猖狂了),偶尔听听课,或许会有收获。
宋怡老师平时上课比较有意思,当然她讲书上知识我是从来不听的,但是她经常会讲到她和她女儿的故事,很有意思,这算是一个加分点吧。
宋怡老师上课时比较介意戴耳机和开笔记本电脑(但是貌似你真戴耳机和玩笔记本电脑也没什么不行),但她能接受同学们写作业,平时上课没有点名提问,一学期大概有四五次全班点名,好像我记得在课前有提前预告,如果你翘课了,你的朋友能通知你的话,你可以趁课堂结束之前赶过来上课,不会被算作翘课。
关于小组作业,老师让6~8人一组,完成一个小任务,大概期中时会让组里提交一个初稿,期末时让每个组展示,全班互评。我们小组感觉完成的还是不错的(虽然是临汇报前两天赶出来的)。
机考98分,期末虽然写的不像某些人那么多,但也不算少吧,最终总评3.7,我感觉我可以分更高一点的,但是还是很不错了,尤其是与我另外两门水课相比。
评课社区中有人提到宋怡老师电风扇给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吧,也许大家可以期末考试的时候别无脑抄,动动脑子,或许分数能高一点,但具体机制我也不清楚。
老师很希望和同学互动,但可能打扰了部分同学写作业::) 有这样尝试总是好的。
学期中有一次小组展示,想要高分请自带强力队友。
这门课本身内容比较水,主要是基本的道德观,法律观等等,一路学过来的大家应该都对这些东西有所了解。宋怡老师第一次交这门课,教的也很水,基本就是PPT+视频,上课氛围很是不错,适合来上课乐呵乐呵,老师也比较平易近人。中间会有一个小组作业,基本上小组作业等于组内个别人的作业,最后应该是全组一样的分。
期末之前复习了一下,作业认真写了,喜提4.0,所以 宋怡奶奶!
上宋怡老师的课是比隔壁习概有收获很多的,至少讲法治的那几节课是真的有吸引我在听。 作为心理老师,对学生们的心理还是比较拿捏的,总是能用小故事吸引到同学们的注意力。 给分不多评价,确实比较玄学,但考勤都到作业都交也不至于太低,3.3有保证。笔试翻书一定要翻对位置,不要不过脑子看到像的就抄,需要对课本有一定的熟悉度,至少知道每章大概讲了哪些东西。机考背题库,记忆力好的人随便满分,奈何我记性不大行,刷了两遍最后还是只有91。
上课挺认真,也挺有意思的,机考满分,最后给分不错。
课程难度几乎没有,但是期末考试私以为还是需要点文科的答题技巧的。多看看书,缺勤一两次不要太紧张。总体来说,宋老师讲课还是可以的,虽然这门课都学生来说意义不大。
宋怡老师上课还是很有趣的,上课时会时不时会分享一些个人经历,也会为这门课做很多准备。
大作业只有一次,但点到比较频繁(但老师容忍3,4个人翘课),偶尔还会有课中点到。
考前看了一遍书,机考100,总评95,给分很好。
一开始登错分了,修改后给分还是好的
宋怡老师本来是教心理学的,同时在带思政课。课堂不会无聊,会适时放视频,讲案例,组织讨论等等。课程任务量不太重,只有过一次作业。给分的话,一门政治课给分随机好像也是正常现象...
机考100,总评给了4.3,可能平时有回答问题的加分吧,老师上课很有趣,给分也很乐观
如果在宋怡这个老师班上,我只能说认认真真写论文,准备考试远远不及和她处理好关系,跪舔她有用。据我所知,她的优秀率基本上都给了她的亲信吧。。
我只能呵呵了
高中时政治比较擅长,所以书基本也没看,机考也考的一般般
是大作业小组长
临考试时候复习了一下,感觉笔试写的不错,
可能因为半个多学期没去上课被捉到了,
总评88,3.7, 下次确实要长点记性了
讲课
思政课是和数理课很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课
“不太无聊” 只能给6分
但“不太无聊”的思政课可以有9分
放在高中 这样的课不拿来写作业就是罪过。
不过现在我觉得 听她讲课也不失为一种打发时间、放空自己的好方式。
老师很有亲和力,人很nice
作业
大作业是针对课本的一个主题进行挖掘
ppt展示或短视频展示
限时6分钟
最后互评
同学们水平不一,其中不乏相当优质的作品
就结果来看 总体而言 短视频的呈现效果更好 短视频在有限时间内可以传达更密集的信息(因为稿子反复修改),而且可以有效避免演讲者紧张而造成的效果折扣
没有卷面分 不评价给分 考前要突击(背诵科目怎么能不突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