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计划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6.0 |
段老师真的是超级可爱的老师啊!(会和我们开点轻松的玩笑,会在课间趴在窗边喂小鸟
第二学期跑路来到段老师班上的菜鸡
上学期B1班的老师以给分好著称,也听说过段老师可能不会太奶人,开始的想法是既然都是3.3,换一个老师可能会学得更通透一些
但是收获超出想象
我不仅收获到了体系完整的知识
还获得了6学分的3.7
不算好,但是也算进步了
段老师的PPT和讲课其他大佬有详细讲述,这里不再重复,(毕竟说的没有人家明白
只是谈一点感受吧
选课的时候不要只看给分好会不会奶人,
一位更适合自己的老师会让你拿到远超老师奶力的卷面分数
更重要的是,会真的学到东西
出分了,想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决定给个10分吧。
说明:下面的评价主观性很强,仅能代表像我一样的少部分人,如果你的情况和我类似,我的建议是慎选。
本来是想打9分的,但是认真想了想,其实雅丽姐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只是不太适合我罢了。
总的来说,B2和B1是不太一样的,B1比较侧重于微积分的基础理论,而B2比较注重各种积分的计算。这从考试题目就可以看出,期中期末都是计算92分,证明8分。雅丽姐的课程风格也很明显,上课时候经常强调计算,雅丽姐的课件里也删去了许多繁琐的证明,留下了大量的计算例题。或许这是我不适应的第一点,我的计算能力不强,课堂上有两位大神能经常回答雅丽姐的问题,而像我这样的菜菜就容易跟不上,然后就开始摆烂,这是期中考前我的上课状态(应该不止我是这样的),期中考理所应当的也迎来了自己的滑铁卢。
期中考后开始慢慢反思,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我放弃了听课的策略,有两个星期都是在图书馆看课件自学,然后雅丽姐点名了!这是我第二点不喜欢的,当时的我觉得很委屈,我和那些睡懒觉不上课的人不一样,我也在认真学习。我记得线代的申老师讲过,可以不上课,只要你不……不过迫于点名的压力,我还是回去上课了,但是上课是有策略的听。说一下我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要讲的内容,简单的看一下证明,课堂上着重听证明的思路,计算题可以不听,但是一定要自己做,做完后看课件的答案。虽然我不是4.3的大佬,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会出现和我一样的问题,我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可以有帮助。
扯远了,回到这门课上,数分B2的主要学习内容: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多重积分、第一型第二型曲线曲面积分、简单的场论、Fourier级数和Fourier变换、含参常义积分和反常积分,重点是各种积分的计算,难点是场论、Fourier变换和含参积分(个人觉得B2的场论的难度不大?可能是因为电磁在潘爷班学了点),但是这学期期末考明确不考Fourier变换。有关Fourier的内容,个人觉得雅丽姐讲得不够精妙,学完后仍然云里雾里的,后来学长推荐我看了科恩塔诺季的书。
雅丽姐的课堂主要讲计算,当然很多的证明也会讲,但是不会讲的特别深入。这是我不适应的第三点,个人比较抠证明,因为我觉得以后你能记住的大多都是一些思路,课堂上能够学到数学证明的深邃思想或许更有收获,关于这点我比较推荐卿爷的课,对于我来说卿爷的课更有收获。
雅丽姐的课件是精品,每一章的课件、期中期末的复习课件,其他班的同学也会加我们的群拿课件。课件上有大量的例题,如果都能做完并搞懂的话,我觉得成绩要拿优秀应该是不困难的(即使翻车)。
雅丽姐的给分一直是个谜,雅丽姐的调分力度到底如何?班上有的同学说没有调,有的同学说调了。个人觉得是调了的,但是力度不大,及格线附近的的雅丽姐、助教都在尽力捞,优秀率不会给满(这可能对成绩中等的同学不是特别友好),但也不会故意卡绩。去年B1我按统一公式计算出来89点多,往上取整给了90。今年B2的期中考63分翻车了,两次点名缺一次,作业做得一般有几次都只是9分,但是期末考97上演了极限救国,如果按334给分应该是85,但是最后给我90?如果比例是325的话,90才比较合理。不知道雅丽姐是不是和潘爷一样用两条公式算的取最大。
其实我觉得雅丽姐这样给分虽然比较死板,但也算是挺公正了,毕竟蜗壳唯分数论,地空学院的课堂总体水平都偏低,(比生院好一点?据说生院的数分课堂老师给分很好,单纯想混GPA的别找雅丽姐,免得出成绩有人在这开骂)。但是我觉得统一试卷确实不宜大调分,这对一些少院班上的人很不公平(少院班会出现超出优秀率的情况)。总的来说,与其总想着如何混GPA,不如多花点精力在学习上,扪心自问,数分B2你们真的完全掌握了吗?既然没有,凭什么老师要给你高G呢?我期中考后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学数分,或许这是某些人口中常说的卷?真的需要卷吗?其实不用,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消化课堂内容,认真做完课堂上的例题,吉米多维奇、微积分学习辅导我从来没有刷过。
题外话,雅丽姐对学生特别好(后来总算懂了:上课点名的老师是真的认真负责任),和雅丽姐混熟绝对是好事,其他的老师也一样,我经历了期中考的滑铁卢之后去办公室找过几次雅丽姐唠嗑,她也给了我一些有用的学习指导。可能她也记住了我,所以把我奶到了4.0,谁知道呢?
B1,B2选的都是段老师的数学分析,一年结束的感觉就是段老师的课听起来有些无聊和乏味,让我对学习淑芬的兴趣不太高,B2的感觉尤其深,因为老师上课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讲计算题上面,当然这对作业考试肯定没坏处,只是可能没有很好的听课体验(指越听越想听)。
然后说说给分吧,从出分后同学们的反映来看,B1,B2 我感觉调分力度都很小(不包括在及格线边缘的同学们),因为老师不公布给分公式,所以我大概算了一下,基本上按照年级统一3,3.5,3.5的比例算出分数,然后如果恰好比上一个档位低一分不到,就会提高一个档位,其他应该不会变动,怎么说呢,感觉有利有弊吧,如果全年级同学都是这样,我觉得一点问题没有,但是应该是有其老师会在比例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改动,毕竟是六学分的课程,这样的差别肯定会有些不公平,但也没啥好办法,调不调分是老师的决定,学生想拿高分还是靠自己平时和考试,所以也没啥不平衡的,没拿高分还是自己不够努力(当然卷的真的很累)。
总而言之,给分比较死,老师人很好,听课有些无聊,助教很好,班级氛围也不错,如果不介意多做题,对自己比较有信心能考的很好的话,推荐来段老师班 ,但如果觉得自己不太擅长考试(毕竟两次考试基本确定总评评,平时大家都差不多),还是不太推荐地。
段老师人很和蔼,很有耐心也很可爱。
ppt内容详实,不仅有课件,还有考前复习题,很多外班的同学为了获取ppt都会溜进课程群,可见其受欢迎和实用程度。
写板书很卖力也很辛苦,大段大段的板书我往纸上写都觉得累更别提写粉笔字了,有些潦草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本人总评惨不忍睹,但还是要说,相比于其他数分老师,段老师的给分是最好的,而且评分规则也是组里统一规定的,并不存在莎不莎的问题,没必要自己总评不如意就说这说那,真的很伤人心,难道非要无条件给你4.3才能证明段老师给分好?
另外,段老师是会看评课社区调整教学的,这一点真的很赞。
重修还选雅丽姐,mua!
段老师是很好的老师,上课纯板书,ppt很详细,给分也很公正,看不惯有些人打的低分
1.上每个单元前会发放该单元的ppt,ppt非常详细,上课基本按照ppt来,复习和预习都很方便。
2.老师课上一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例题,建议跟着做或者事先做。
4.老师课前会在黑板上写很多东西,上课的开头会带大家复习上节课的重要的知识点。
1.老师板书潦草,非前排的话听课体验不会很好。
2.老师语速有时候过快,讲着讲着好像会有些东西被省略掉了(怀疑是老师说服了自己就戛然而止)
段老师平时上课不用ppt,纯板书,但会提前把每个单元的ppt发到课程群里,上课也基本按照ppt来讲。
所以期中考前我就不太喜欢段老师的课,因为本人是听课型选手,无奈段老师较为潦草的板书让后排的我听课效果不太理想。
于是后半学期就改变了听课策略——放弃了听课,上课的时候对着ppt一题一题做下来,如果做题速度被段老师超过了就抬起头听课。于是发现这种课前发放ppt的老师还是很适合我的。但段老师上课经常会问后排的同学一直低着头在干嘛,这种时候就会有些尴尬。
说来惭愧,本学期习题课没有去过,至期末也不认识助教,但助教改作业好像只打勾不打叉,这其实让人找自己错题不太方便??
段老师给分还是很不错的啊,总评比例是3:3.5:3.5,期中成绩按5*sqrt(x)+x/2来计算,x是卷面分,优秀率是接近40%的,而且也不卡绩,我最后算出来93左右被捞到4.3了hh
我对段老师的评分应该在9.5,但如果要在9和10之间选,我选10 。主要是评课社区打分已经“通货膨胀”了,数学分析课得分9分会被认为是一个比较低的分数。
我先说一下为什么我扣了0.5分。
段老师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数学分析B2这门课和B1很不一样,不同老师讲课的侧重点已经出现不同。有可能只是我认为的侧重点与段老师认为的不一样,在别的同学看来,段老师的风格可能更好。所以我讲一下我看来的“段老师B2课堂风格”,希望看到这段文字的同学也能思考一下自己喜欢怎样风格的老师。
数学分析B2基本就考、学,隐函数、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简单场论计算(一般也考得不多)、傅里叶“一家”、含参变量积分、广义积分、利用特殊函数计算……而段老师讲课以计算为重点,上课非常多计算例题,尽管段老师不用PPT上课,但她制作了预习、复习PPT给同学们——除非遇到“杀手级”出题老师,搞懂段老师的PPT90分应该没问题——甚至“大意了”也行。当然,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数分B2由于计算比较多,会给人一种“道理我都会,只是计算罢了”就不重视计算,以为背几条公式进考场就万事大吉了,我的建议是,作业起码要独立计算——有些积分还不一定容易。
言归“正传”(讲为什么扣0.5分),“道理我都会”,这句话当真?自学者遇到的第一道可能是隐函数、中间变量那里(我比较憨憨,没到隐函数就遇到很多坎了),谁是自变量、谁是中间变量、谁是因变量这种问题感觉非常玄学,我还没学微分几何,但这些问题据说微分几何有讨论,物理写偏导加括号、下标也与这个问题有关,这些比较玄学的知识其实自己感悟一下也是可以感受到应该怎么处理的——而不是背某某是中间变量、某某是自变量、什么线性不变性。 | 比如傅里叶级数,利用傅里叶级数可以取接触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离变量法、本征函数法解法,从此进一步感受希尔伯特空间的概念——甚至还可以借助二维的偏微分方程接触到二维的傅里叶级数,进而接触到张量积的概念——这些都不要求学得很仔细,但可以先接触。 | 再说场论初步,会写个\nabla 谁敢说自己就体会到场论?物理里的势函数、矢量势又如何理解?…… 还有很多的例子,可惜的是,当中很多段老师上课都没有介绍——我倒不是说全部都要介绍,但其实微分几何的思想与数学分析略微接近的,学生在学数学分析是也会很自然地有一些很模糊地微分集合概念(而不像学代数那样一头雾水——什么是“群、环、范畴”?),我认为老师上课应略微介绍的。
(我不是转院数院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的“一般学员”,自己也只是抽空了解了一下上述的知识——学得很少,知识好过没有)
说点别的:
段老师的预习、复习PPT比较棒!(甚至有人说就为了PPT也要来段老师班上——至于吗[Facepalm])
调分问题。调分力度可能不太大——因为老师的计算公式没有公布,我不清楚比例。期中考有点难,如果期中考不调分我的成绩大概比公布的低1分。如果用著名的调分的公式,应该又比总评高些。
作业。我觉得是不多的,但是我计算速度很慢,而且经常错——话说平时分:应该交了作业,作业题没有少做应该就满分了——别错太多——我作业经常算错好几题平时分也满了。
助教。第一印象:感觉助教要么声音小,要么口音重,简直不想听;| 后来印象:要听!期中考的一道题助教讲过类似的,助教又是能提供一些与自己不同的证明、积分思路——这道题可能自己的方法更好,下一道题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