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科学与社会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少年班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1.0 |
我是2020秋季学期修读的这门课。当年社研课还是置课,不能自己选择老师;很幸运地,我被置课到了朱书老师的课堂。
在课表上社研课每周四晚上在一个一教小教室开设,不过实际上我们去那边上课很少。通常都是每周四晚上朱老师会给我们每个学生发张餐券,去东区教工食堂吃三荤两素的免费饭,饭毕则在食堂的餐桌上讨论问题(多是单纯的闲聊),算是相当别致的一门吃饭课。
朱书老师的研究领域是肠道微生物,当时他的课题组正在研究肠道微生物与智力的关系,让我们也参与了课题。至于参与课题的方式——因为课堂上都是少年班的同学,朱书老师要求我们收集一些少年班高智商同学的样本。采集肠道微生物样本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收集粪便,于是我们向认识的少院同学一个一个索要粪便,邀请同学们把大粪拉进一种泡沫塑料盒子里交给我们,我们再立即用小勺把新鲜粪便转移到便于保持微生物活性的甘油小罐中,最后将小罐送到朱老师的实验室中分析。这体验非常地独特,可惜朱书老师后来带的社研课似乎不再让同学们参与课题研究了。顺带一提,我们自己的肠道微生物也送去分析了,市场价分析要两千多元,课题组为我们免费做的。
社研课的跨度长达一学年,这在科大的课程中是非常少见的,出分也在一春学期。在第二学期则是由课题组组织了智力测验,我们购买奶茶引诱提供粪便样本的同学来做测试——奶茶钱是课题组报销的。我当时也参与了智力测试,但和我同课堂的同学测出来是100多110多,而我测出来80多,我想或许是我自己的问题、也或许是科大招生的问题。
此后这门社研课就没有其它的任务了。最后给分人人都是4.0或4.3,相当好;似乎参与粪便样本收集比较多的同学会拿4.3。
该课程的姐妹课程:《科技表达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