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科学与社会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1.0 |
来写评课哩!)
好像2024届新生可以自己选老师了?
科社是持续一年的课程,在大一上开课,大一下结题答辩。不同老师安排课程的次数以及内容极其不一致。评分看最后的小组课题,大概会从创新度、完成度、精细度、工作量来考虑。投入精力可少可多,基本上全看个人了。
不同老师的体验与收获可以是天差地别,与身边同学交流发现(这是可以说的吗)
关于老师,杨老师本身是一位很和蔼并且平易近人的老师,在课堂上对新生的引导很全面,排课次数不多也不少,很适中。在课题的完成过程中会对提出的想法提出疑问与建议,大一下的课程中基本上都是中期检验,其实也就是我们汇报课题的进展,老师给出针对性意见(我觉得相当有效)。
大一上的前一两节课程是引导课,虽然现在想起来只余下模模糊糊的印象:从如何查找文献,如何读好文献,如何做好汇报的ppt,如何将“内敛”的自己在演讲中呈现出来(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言语大意如下:在汇报的时候不要强调自己的内容或是ppt未经充分准备而感到不自信,当你自己对自己将要讲述的东西都没有十足的把握的时候,怎么能期待给聆听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呢)
给分方面,老师很透明公正,会在给分前把明细与评分标准放在wx交流群里,有疑问可以及时与老师交流更改。
我是我们双人小组的组长,对脑与记忆这一方面比较感兴趣,查了一些文献之后构思出了这个课题,之后找了一位朋友一起来做。设计的是一个行为学实验,课题名称是探究识别与上下文线索对语义记忆效果的影响。最后我们两人都是4.3。
现在作为开学即大二的老东西来看大一初出茅庐的自己想做的小课题,稍有感慨:这个课题,虽然好像想探究的内容与实验方法有很多不成熟的小漏洞,但在漏洞之间又好像隐隐约约瞥见以往认真的取舍、思考与缓缓走向成熟的步伐。
而现在,似乎也确实成长了不少呢。(当然我觉得igem/idec的调研有很大的功劳,下一届小朋友们多来玩啊~)
杨老师很好,是生院的督导(职位是这个名称嘛?),还会关心同学们是否挂科(误),选就是哩
教师主页: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