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类别:科学与社会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少年班学院 |
课程层次:通修 | 学分:1.0 |
何晓松老师的《“科学与社会”研讨课》旨在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课程内容包括科技论文写作与表达,是每个大一科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课程设置既得到了高度评价,又常常因为课业任务繁杂、学习内容与个人方向不相关、占用大量课余时间等问题引发学生反感。总的来说,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训练机会,如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引文格式等方面,但前提是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这些任务,而不仅仅视其为任务。
课程具有较多的研究性大作业,这些大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研究性大作业注重过程导向,要求学生选择题目、设计研究方法、撰写论文,这与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有所不同。许多反馈认为研究性大作业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能从“能力获得”的角度出发,认真对待这些作业,他们会大有收获。然而,大作业评分标准中的主观色彩强烈,具体如字数要求等,可能导致有些学生只追求表面的量化指标,忽视了真正的学术能力提升。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主要包括研究性大作业和期末考试。考试是结果导向的,被动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常包括固定的成绩评估标准。考试成绩较易对比,但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此外,对于一些同学来说,考试和大作业的量化指标并未能准确反映他们的综合能力,容易造成“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不一致”的现象。
何晓松老师的课程不仅关注学术能力的培养,还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刻认识到学习的多重评价体系,避免只关心 GPA 指标。课程尝试引导大一新生理解隐形能力和隐形资源的重要性,诸如科研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尽管有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投入高回报低,但若能正视过程中的能力获取,他们将发现课程的真实价值。
何晓松老师的《“科学与社会”研讨课》在科大大一新生的学术生涯中占据重要位置。课程内容丰富、任务繁重,但其本意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和多维度评价体系的认知。同学们在选课时,应当认识到这门课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如果能尊重课程设置的价值导向,并认真完成研究性大作业,将对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upd:别骂了别骂了 预计 6.5 完成,现在 8.5 都过了,给自己再立一个 flag,一定要在新生开学之前写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少年班学院 罗四维
本文正在写作与编辑中,预计完成时间大约在 6.5 之前,笔者先拟定好了框架并发布。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目前例如 ustcguide 等资料不同,本文侧重于从各个角度客观分析一个大一学生的心理世界,并且给出笔者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建议和参考。这并不是科大学生的生存手册。
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以及科技写作与表达课程(下简称「科学与社会」研讨课)贯穿了每一个科大学生的大学一年级。有人对这门课的设置高度评价,但是也有大量学生常常对其“繁杂”的课业任务、与自己方向不相关的学习代价、占用的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抱怨,有的也上升到了批判,认为这门课的高付出低回报使得这门课没有存在的必要。面对这些观点,笔者一直认为,逻辑正确下不同价值观会导致对事物的不同看法,这本身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面对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应当认识到其生成的特定环境的复杂性,努力做到「求同存异」,而非居高临下的批判。因此,笔者写此篇评课的目的,不在于为「科学与社会」研讨课这门课本身的设置和执行情况高唱赞歌,而是为了从一个进入科大,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的的学生的角度,讲一讲「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给我带来了什么,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能给一名迷茫的科大大一学生带来什么。
本篇评课的整体思路,是解剖一只麻雀,这只麻雀不仅仅是「科学与社会」研讨课本身,而是一个迷茫的科大大一本科生的内在世界。并在解剖内在世界的条件下,对「科学与社会」研讨课本身能给大一学生怎样的帮助进行一些微观层面的分析,并且从笔者的个人经历,给可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沉迷于「卷 GPA」或是对「大作业」形式考核有诸多怨言的同学几点建议。因此,本篇文章将采用这种架构进行行文。
请注意,本篇文章是基于「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的评课,但是它不仅仅是一篇针对「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的评课,笔者对本篇文章的定位是对目前科大低年级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的「先破后立」,并希望能借助此篇文章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在于感谢人文学院何晓松老师和「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给予笔者整个大学一年级方向的「领航掌舵」的重要帮助,二是在于希望能将笔者得到的,对部分概念的较为深刻的理解分享出来,帮助那些可能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的大一学生,在「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引导下,希望能对大家起到帮助,同时也是为了加深笔者自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本篇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于人文学院何晓松特任研究员,与数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部分学长尤其是段樵语学长的深入交流,笔者在这里也表达对他们的深刻感谢。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本篇文章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本文主线是笔者自身的经历,可能会存在「身边统计学」的问题,笔者希望并呼吁读者能够分享与本文不同的经历或经验,将其共同变成能留给后人的一些财富。
由于「科学与社会」研讨课本身是一个针对科研尝试的课程,因此笔者主要从学业生活的角度进行解剖,当然其中也会涉及到一些综合性的角度。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和对周围同学的一些观察,尝试归纳了如下三个方面。
最容易让刚进入科大的学生(或大学一年级学生)感到迷茫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的问题。从原因上分析,高中的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价值导向往往是完全针对高考的价值导向,而进入大学,与之类似的毫无疑问是 GPA 主导的量化评价体系。因此,高中生在刚进入科大学习的过程中,将 GPA 作为自己的主要评价体系,将「高 GPA」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件事情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需要点明的一点是,实际上大学的评价体系是多样化的,因此如果仅仅将 GPA 作为自己的主要评价体系,势必会在多种层面产生许多问题。我们还是从 GPA 谈起,梳理一下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和其对应的价值导向。
对文章的任何评论(质疑 or 探讨)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联系笔者。